发布日期:2021-06-24
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,6月21日晚上,研究生轮机仿真支部在航海楼6004开展“网上重走长征路”主题党日活动,支部党员及积极分子参加了本次活动。活动由支部书记黄兴烨、预备党员周盼林、积极分子赵云瑞三位同学分别对江西瑞金、四川安顺场、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等长征路上的重大事迹进行讲述。
瑞金位于江西省东南部,瑞金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—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,同时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。1934年,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,中央党政军群机关和主力红军分别从瑞金驻地出发,铁流纵横,迈步长征。第二年到达陕北地区,第三年到达甘肃会宁会师,行程总共二万五千里,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,铸就了伟大长征精神。
红军部队自1934年从江西、福建等地出发,往西行进。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,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、全州县、灌阳县,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,最终从全州、兴安之间强渡湘江,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,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。但是,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。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。湘江战役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。但此役也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历时最长、战斗最激烈、损失最大的一次。
1935年5月上旬,中央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后,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,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。强渡大渡河是红军的一次生死之战,是中国革命的关键。战斗中,十七勇士凭着对中国革命的无限忠诚,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力精神,不怕困难,不怕牺牲,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向河对岸冲去,成功为后续部队打开了一条通道。红军部队成功地强渡大渡河,十七勇士在作战中的英雄壮举,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
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伟大革命精神,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、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,是保证我们党和国家伟大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。发扬和传承长征精神,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,就是我们学习百年党史的意义所在。
活动最后,支部书记黄兴烨同志带领支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,铿锵有力的誓词激荡人心,面向庄严的党旗,结合刚刚重温的红色历程,党员们再一次深切体会到肩上背负的使命和责任。我们将铭记革命先辈的不畏牺牲、不怕艰苦的革命精神,在今后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当中,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庄严承诺,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提高自身修养,为建设党和国家、为服务人民而不断努力.
(供稿:研究生轮机仿真支部)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